採訪: 張育嘉/ 鄭詠慈/ 呂庭羽
撰文:鄭詠慈
審稿:吳欣晏
創業的原點
「我們是一群喜歡旅遊的人。」
盲旅一開始是一群熱愛旅遊丶熱愛未知的大學生的畢業製作。最初的理想是希望能幫助缺乏行銷的在地社區帶入人流,讓遊客們可以更深入探索腳下的這片土地。他們想讓旅行的生態有新的轉變,對他們來說,旅遊不只是目的地的移動,在休閒放鬆之餘可以接觸到平常不會注意的議題,提供一個平台讓民眾和土地上的人事物進行對話。
盲旅執行長Wendy笑著說:「因為對旅遊有濃厚的興趣,想結合一些個人關注的事物,在自己也有能力做到的時候就會想把它做好。」
行前須知
對想創業的團隊來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路要走,有各自的目標和困境,有人必須面臨來自家裡的經濟壓力,有人遠赴異地追夢,也有人擔心自己看得不夠學得不夠。
原先的創業團隊早已經歷多次變革,Wendy一開始也不願意接下盲旅,直到她拿到其他工作offer那一晚。
「我突然想到如果這一輩子有機會可以做我喜歡的事情跟眼前這份工作,我到底要選什麼?」三秒鐘後Wendy就決定選擇盲旅。於是Wendy和朋友做好買賣的手續,接下盲旅這個公司。雖然成為生意上的夥伴,但大家私底下都還是朋友。
其實每個人都希望盲旅能繼續下去,有些問題也會在茶餘飯後被拋出來討論。在創業一開始的時候盲旅就碰上金錢問題,除了自己掏錢還必須向銀行貸款,既然已經投錢進去,就得承擔可能會虧損的風險。
企管系出身的Wendy說:「面對非專業的領域都得自己查資料」。
各種法規、條款、架設網站都是團隊自己慢慢學會的。另外還要應付台灣旅遊產業不斷變動的法規限制和各種突發狀況,加上台灣人的消費習性對未知數也不一定買單,對新創公司來說每一步都是全新的考驗,其中看不見的隱藏成本也不斷消耗團隊的耐力和信心。

踏上旅途
盲旅最開始的專案是位在桃園木工廠,由於二代接手和中國的木工業興起導致荒廢,學生們串連起地方民眾,共同打造社區,一路發展到現在的三和木屋。
盲旅原先初期規劃只有2000~2500元一日遊,客群專注在有經濟能力、25~40歲的上班族。直到2019年Wendy觀察到旅遊市場碎片化的狀況,有些平台提供在地體驗例如金工體驗,甜點製作,插花茶藝等等,平台商抽成讓流量變現,在崛起的過程中拿到投資。
為了應對市場的變化,盲旅在2020年推出「即時出走」的短期行程。例如酒吧體驗試水溫,讓壓力大的上班族下班後能有個好去處小酌。後來又有了新的項目白色三峽,在三峽老街探索解謎,和受害者家屬對談來重現白色恐怖年代。藉由議題包裝讓體驗能更知性,更具深度,而相對便宜的價格,讓民眾可以沒有過多負擔得認識盲旅。
因為受疫情影響的關係,盲旅在2020年也到達事業低谷,Wendy選擇用messenger機器人搭配錄音圖文來取代導覽,進行數位化轉型。查覺到不能出國的民眾開始傾向留在國內簡單的旅行,盲旅希望2021以後能推出不同地點的主題式短行程,從台北擴散出去,讓不同角落都能被看見,改變台灣人對旅遊的認識,讓台灣的旅遊業能有擦出更多火花。
未知和挑戰
未知是個雙面刃,是最直觀也最殘酷的是市場表現。
大家以為市場會買單完全未知的事物,但其實市場想要的是在已知的條件下做未知的變化。顧客還是想保留主控權,因此盲旅決定讓未知旅行部分透明化。盲旅主要負責設計路線,試跑和當地的店家合作也和政府方面合作,在任何一項行程開始前都會先跑完一次並熟悉當地的歷史脈絡。
主要的交易平台除了來自自己的官網,同時間也和Pinkoi、KKday、Klook合作。
在行銷方面,Pinkoi這兩年推出Pinkoi Experience,上架盲旅的「即時出走」,Pinkoi的工作團隊玩過盲旅的行程後會寫文章介紹內容,對消費者來說更有可信度。和其他大旅行社不同的是盲旅並沒有投放廣告,反而邀請社群軟體上的KOL( Key Opinion和Leadership 意見領袖) ,來體驗行程,不僅能鎖定具有知識內涵的追蹤者,也能互惠為彼此帶來流量。
盲旅的顧客走精緻路線,但是其高回頭率在傳統產業中是脫穎而出的致勝關鍵。
透過行程結束後的問卷表單來評鑑顧客的產品滿意度,低於7分以下盲旅就會打電話詢問,確認流程是否有疏漏再做溝通,即時改正做出調整。從這裡可以看出盲旅對客人意見的重視程度,替來體驗過盲旅的客人帶來高質感且能內化在精神層面的深度旅行。

沒有終點的旅行
「不要因為他人的成敗而被影響。」
這是盲旅給想要創業的大學生們的建議。其實資金缺乏並不是最艱難,既然想要創業就要有承擔種種後果的心態,認知到有捨也有得的道理。新創的確很free,但這也意味著要扛起更多的責任。
「不要想那麼多,會擔心害怕都是正常的。如果心裡還有放不下,那就代表還想要闖。」
這句話是島內散步的邱毅大哥對Wendy 說的,如果沒有用時間和經驗去換也走不到現在。即便所學和創業沒有非常大相關,但學習能力始終不可或缺,也是別人帶不走,能夠適用一輩子的能力。
盲旅團隊和他們推動的旅遊項目都在傳遞一個信念:冒險。
勇於挑戰未知,擁抱未知,享受未知,一段壯麗的旅程將會讓人生從此有所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