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WordPress.com 設計專業網站
立即開始使用

要玩就玩真的:Whoscall的All In哲學

採訪、撰文:郭宥成/陳世御/陳貝瑜/張祐瑞

審稿:陳心潔/解之閑

Whoscall是「Gogolook走著瞧」公司旗下的知名即時來電辨識App。現代人對詐騙及騷擾訊息的警戒心增強,對個人隱私與安全的重視程度亦日漸上升,Whoscall始終站在第一線,為使用者的安全把關。

「把每一天都當作第一天。」這是陪伴Gogolook七年的一句話,象徵了他們的熱情與不怕失敗的企業理念。永遠都把自己當作是新創公司來看,並以謙遜的態度面對挑戰,在瞬息萬變的全球市場中即時做出反應。

三人成Whoscall:核心團隊的創建

        Gogolook的三位創辦人郭建甫、宋政桓、鄭勝丰皆畢業於清華大學。執行長郭建甫出身於工業工程與工業管理系,他目光敏銳,有著夢想家的特質,當他談論起如何透過創新改變生活時,總讓人熱血沸騰,在團隊中負責願景藍圖的描繪。工程背景出身的技術長宋政桓,則是扮演著將理想實體化與系統化的技術角色。而說到業務能力,則是由科管院出身的財務長鄭勝丰一手包辦,他同時也具備了廣大的人脈關係。三個人的通力合作、相輔相成,以及各自都相當優異的斜槓能力,讓團隊在草創之初便擁有了明確的分工,很快就步上正軌。

問到創業初期的心態,郭建甫坦承,其實當初並沒有想太多,只是奮力往前。他說:「一條路上有層層的牆,有些人看到牆就心生膽怯,而我們只看見路。」不懼高牆,選擇踏實上路,使他們走得更為自信,也同時擁抱更多的可能性。

郭建甫引用了一份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畫)的研究,調查了各國學生害怕失敗的程度,其中台灣竟位居第一,或多或少反映了台灣年輕人害怕失敗的境況。對此郭建甫開玩笑地說,自己在這部分可能有點不同,或許就是「臉皮比別人厚」,創業之路上並不害怕失敗,而這也是三位創辦人共同的特質。

郭建甫舉出他在學生時期參加創業比賽的經驗,比起單純進行發想、書寫提案,他更期許自己能將提案內容實做出來。當初他們的企畫中有一環希望與某大企業合作,他們並不滿足於只在紙上談兵,而是真的去找對方提案,討論執行的可能,也幸運地獲得了正面評價。從此奠定了他不害怕失敗的精神,也成了日後Gogolook通往成功橋梁上的拱心石。

Gogolook執行長—郭建甫

Who’s Demand需求、成長與發展

        在全球通訊發達的年代裡,如何處理陌生來電成為世界共通的課題,來電辨識的需求不分國界。了解市場的需求後,在創業初期,Gogolook便將眼光放到了全世界,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全球在地化」便是團隊首當其衝的難題。Whoscall的核心功能—「來電辨識」,起初運作方式十分單純,就是將來電號碼貼上搜尋引擎,並在使用者的介面上顯示熱門搜尋結果。這個簡單的功能只要能善用各國的搜尋引擎,就能向全球的使用者提供服務。充滿熱情的他們秉持著進軍國際的雄心壯志,透過Google翻譯的功能產出多種語言的介面,讓Whoscall一口氣就在三十幾個國家上架了。

        隨著使用者的增加,Whoscall為了使產品的功能最佳化,團隊開始深入各地了解當地需求,期許對症下藥,提供用戶更好的使用體驗。因此團隊在成長的過程中,非常重視量化分析,做了許多量化研究,並分析各國的使用率等數據,至飛到世界各國與使用者進行面對面的溝通與交涉,目的就是為了能洞悉真實的使用者需求。

透過在地化使用者研究,他們發現Whoscall在日本有著很高的付費訂閱比例,團隊對這個現象十分關注,於是他們便立刻動身,飛往日本與當地的使用者進行溝通。從而發現此現象是來自日本的職場文化以及電車文化。在日本,若不小心漏接了上司或客戶打來的電話,是很嚴重的事。偏偏日本的電車上不能講電話,要接電話就必須另找空間。因此來電辨識便成為了日本上班族十分渴求的功能,讓他們能即時過濾出重要來電,提高溝通效率。在這樣廣大的需求下,Whoscall精準地掌握了日本使用者的需求,進而加強當地公司行號的資料庫數據,成功讓更多用戶願意加入付費訂閱。

巴西市場是另一個顯著的例子,受到森巴精神的長期陶冶,崇尚活在當下、及時行樂的性格,而有許多衍生性的借貸追款電話。Whoscall能為使用者即時辨識陌生來電,因此在當地產生了頗為可觀的需求量。

而在飲酒文化盛行的韓國,在下班時間,酒館的促銷簡訊以及酒後代駕的服務簡訊,便會如雪片般湧入人們的手機,因此產生了大量的簡訊功能需求。以上這些都是經過量化研究以及實地考察後才能得知的結果。Whoscall積極了解不同文化的需求,持續優化服務,融入在地。

在使用者增加的同時,公司的規模也勢必要有所成長,以支援越來越龐大的客群。從最初的三個人到今天的七、八十人,公司對於人才也有了更明確的標準。郭建甫透漏,公司在招募人才的時候有三個要求:

第一個就是「專業度」。在規模龐大的團隊裡,妥善專業的分工能夠使運作順暢,從而為團隊帶來成長。

第二個則是「敢言直諫」。透明度一直是Gogolook很看重的一點,他們相信團隊內部若能彼此坦誠,反應速度便可大幅提高,讓團隊能更有效率地直奔目標。因此能夠直話直說,敢言直諫,是成為Gogolook的一員十分重要的特質。

第三點則是「擁有共同的理想」。Gogolook的理想是能夠通過科技,為世界帶來充滿信任感與友善的互動。他們期許能與成員團結一心,共享對社會貢獻的理念,提高使命感。

除此之外,Gogolook作為一個國際性團隊,廣納跨國、跨文化的創新人才,成員遍佈台灣、香港、韓國、巴西、日本等地。來自世界的多元人才,能夠幫助團隊更深入了解各地需求,優化營運策略,提出功能改良方向,進一步使Gogolook站穩國際舞台。

自律跟自由:企業文化的塑造

企業文化不僅是一間公司的靈魂,也是能夠長久營運下去的關鍵。當被問及Gogolook企業文化的營造過程時,郭建甫提到,起初團隊只有三個人的時候,彼此間都是靠著「暗默」在做事的,暗默可以用「價值觀」或是「每個人心中的那把尺」來解釋,因為三個人有著相近的暗默,所以做起事來較能夠相互理解與配合。

然而Gogolook在創立中期,一度面臨人才流動率高的狀況,因而很難建立完整的企業文化。仔細研究後發現,原來問題出自於認知的落差。創辦人們經過多年默契,已經非常熟悉彼此的原則與理念,然新加入的團隊成員尚未有充分的管道理解。於是三位創辦人深刻地了解到,擴張後的團隊,已不能夠再單靠暗默做事了。

郭建甫領悟到:「企業文化本身不能只用說出來的,而需要透過非常嚴謹、有紀律的方式去營造、規劃。」他舉知名影視串流平台Netflix執行長里德·哈斯廷斯為例。哈斯廷斯為塑造企業文化,自己寫了一本「自由責任文化參考指南」,把暗默中的一切,轉化成具體的白紙黑字,使公司上下更容易理解並且實行。這也是Gogolook現在所重視且付諸實行的方針。當團隊擁有一致的原則與理念,企業文化的建立也就水到渠成。

「自由和自律」是Gogolook所崇尚的文化。例如,公司並沒有打卡制度。對於責任制的Gogolook來說,管理的是任務本身,而非時間和空間,如何專注達成公司設定的挑戰目標,才是他們最關注的事。在一致的原則與理念之下,他們信任每一位成員都能以專業的態度自律,相對在工作上也給予很大的自由,逐步建構了Gogolook「自由和自律」的企業文化。

Gogolook執行長—郭建甫

B to C To B to B:策略的轉變

     面對個人手機通話以及簡訊量或將減少的趨勢,Whoscall仍然站穩了應變的腳步,執行長郭建甫胸有成竹地為我們說明「電話號碼」的重要性以及特別之處。

第一,電話號碼是一個世界通用的ID,具有其獨特性,且加上國碼後就不會重複。第二,電話號碼是需要實名制才能申請的,並不像電子信箱一樣可以匿名申請,故人們會比較重視自己的電話號碼。第三,電話號碼具有流通性,相較於同樣具有獨特性以及實名制的身分證字號,電話號碼是相對具有流通性的。人們常常使用自己的電話號碼從事社交活動,但不會用身分證字號。以上三點造就了電話號碼之於人們的獨特關聯性,而這是很難被取代的。Gogolook將會緊密地觀察電話運用的發展趨勢,將功能推陳出新,拓展與時代並進的全新科技服務。

原先Whoscall運用的是單純B to C(Business to Customer)的商業模式,也就是企業對顧客的模式。而近年來,Gogolook也推出B to B(Business to Business)的產品,發展企業對企業的商業模式。Gogolook開啟了與各大銀行的緊密合作,共同致力於提高金融交易安全。Gogolook運用其在全球市場累積的龐大黑名單資料庫,以及精準的AI大數據分析技術,能夠模擬詐騙集團行為模式,幫助系統即時監測異常交易,以阻擋洗錢或人頭戶,期許透過Gogolook的核心技術,為社會帶來正面貢獻。

對清華創業日的話

若學生在未來想要創業,郭建甫提供了三個建議。第一個就是參加活動,多方面探索自己,了解自己真正的興趣,甚或使命。第二個建議是實習,郭建甫自己在學生時期就有多次的實習經驗,多與業界做接觸能更深入了解業界現況,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喜不喜歡、適不適合這份工作。郭建甫也提到,Gogolook一直都有許多的實習計畫,可以給有志接觸業界的同學報名。第三個則是參與比賽。參與比賽不僅能獲得實作經驗,更重要的是能夠找到未來的戰友。在合作的過程中,了解夥伴的個性以及適不適合是很重要的。若未來想要創業,就能從中找到創業路上最合適的戰友。

最後,郭建甫也舉了自己的例子,當初他們在參與比賽時,心態就是「All in」,每次比賽都是玩真的。在提案中提到企業合作,就真的去找企業洽談;參加燃料電池比賽,就真的把燃料電池做出來。在一次次「玩真的」的過程中,透過激烈的參賽過程和傾盡全力的付出,與戰友會有更深層的認識甚至摩擦,也會更了解自己是不是真心喜歡這個領域。「要玩就玩真的。」是郭建甫為訪談所做的總結,也是Gogolook七年如一的心態。

執行長郭建甫與創業日文案組訪後合影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